太后们在担任皇后或者嫔妃期间,有没有机会参政呢?当然,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和丈夫的关系。一个钟情的丈夫有可能让妻子参与朝政,一个病弱的丈夫则更有可能,而一个病弱而多情的丈夫则有极大可能。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,后宫能否参政,跟当时社会风气、制度安排关系更大。如果梳理一下后妃史的话,就会发现很明显的长期趋势变化。
汉朝皇后的地位很崇高,有时她们也会对朝廷施加相当大的潜在影响。比如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,她的弟弟是大将军卫青,外甥是骠骑将军霍去病,势力盘根错节。汉武帝似乎也有意识地培植出一个后党来平衡权力系统。但是汉代皇后们对政治的影响力是潜在曲折的,很少会公开参与朝政。她们和丈夫的关系呢?大多不太好。而且整个汉朝,越往后夫妻关系越冷淡。东汉的皇帝甚至很少和皇后同房,11个东汉皇后里头有8个没生过孩子,倒是妃子们使劲生。再秀恩爱,这种事情是骗不了人的。汉朝出了很多权势熏天的临朝太后,可以说是太后的黄金时代,但却远远算不上皇后的黄金时代。
虽然汉代皇后很少直接参政,但也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吕后。她不仅在刘邦死后执掌天下十几年,而且在刘邦生前,她就握有很大权力。当时楚汉争雄,刘邦常年在外打仗,吕后就留守在后方,替刘邦看家。《史记》上就说吕后“佐高祖定天下”。整个汉朝,再没有第二个皇后有这样独当一面的机会。这说明刘邦和吕后这对患难夫妻感情深厚了吧?那倒也不是。他们两人的关系有点复杂。按说刘邦对吕后应该多少有点愧疚之情。刘邦造反的时候,把吕后留在家里,结果就被秦朝政府捉了去,在牢里头受了不少虐待,一关就是好几年。当刘邦当上汉王,杀回去的时候,又没有急着去接家属,而是忙于接收当地的美女和财宝。等到项羽的兵打过来,刘邦想起来老家里还有个爹有个媳妇,这才派人去接,可已经来不及了。吕后又被项羽捉去当了两年多的俘虏。吕后为刘邦吃了这么多的苦,按人之常情,刘邦应该对她有份特殊的感情。可能确实也有点。但是刘邦是个流氓性格,他逃跑的时候都能把儿子女儿往车下推,哪是什么厚道人?就算有对吕后的愧疚感激,也不会深刻到哪里去。史书里就说吕后“希见上,益疏”。两人夫妻关系相当淡漠,只能说是一对政治夫妻。
刘邦之所以给吕后这么大的权力,一方面是乱世中妻子毕竟比外人值得信任,另一方面则是他发现吕后不是一般人。吕后不但聪明,而且极其果断狠毒。刘邦需要吕后帮他看家,帮他处理一些事务,关键时候还需要她出来咬人,“所诛大臣多吕后力”。就像彭越,被流放后路上碰见吕后,凑过去一通哭诉求情,结果还真起作用了,他不用流放了,被吕后带回长安,然后安个谋反的罪名把他做成了一种肉酱。又比如韩信,也是被吕后骗进宫里处死。刘邦呢?刘邦知道韩信死讯,来了个“且喜且怜之”。喜从何来?无非是自己不方便出头杀的人,太太替自己解决了。
但是刘邦也付出了代价。吕后这样替他处理事务,导致她影响力越来越大。刘邦到了晚年,起过废立太子的心,就被吕后扼杀在萌芽中。按照《史记》上的说法,最后吕后听了张良建议,找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,刘邦见了这4个老头,就感叹说太子地位已经不可撼动了。其实刘邦也不是什么敬老的人,4个老头子有什么可怕?是他发现吕后的影响力过于庞大,要废掉她的儿子,会使朝政产生极大的动荡。刘邦权衡利弊,放弃了这个计划,对即将变成人彘的戚姬说:“吕后真而主也”。这个时候,要说刘邦和吕后的夫妻感情,恐怕已经荡然无存,有的只是两个政治同伴角力前彼此睥睨打量的忌惮。
事实证明,吕后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。她的临朝虽然在政治上酿成了吕刘之争的危机,但是那段统治终究是成功的。“惠帝垂拱,高后女主称制,政不出房户,天下宴然,刑罚罕用,罪人是希。民务稼穑,衣食滋殖。”她既是汉朝最强大的一位皇后,也是最强大的一位太后。
汉朝崩溃之后,中国进入了一段漫长的分裂时期。这段时期既在北魏出过强势的冯太后,也在西晋出过癫狂的贾南风皇后。但是总体来说,皇后嫔妃们还是很难分享丈夫手中的权力。几百年来,她们的活动天地有所扩大,但皇后们真正的黄金时代,还是需要等到隋唐年间才宣告到来。
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就是这个黄金时代的一个代表。根据《隋书》记载,“后每与上言及政事,往往意合,宫中称为二圣”。从史书记载推断,独孤后和隋文帝的感情非常好,对他有强大的影响力,而隋文帝在独孤后生前,也基本保持了一夫一妻。独孤后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之间平等相待,类似现代夫妻的皇后。
但是独孤后的权势还不是皇后们的巅峰,真正的巅峰是唐朝的武则天与韦后。
武则天是个被说烂了的人物,不过她身上可说的地方也确实多。在这里我只想谈一下她和丈夫李治的关系。首先,李治性格是有些软弱,但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软弱,那么没头脑。至少在一开始,他还是足够精明的。李治登基后,朝廷大权实际是掌握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他们手里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电视剧里的形象都是忠厚长者,一心辅佐李治,最后却被阴谋家武则天害死。其实在实际历史中,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良善之人。长孙无忌是个相当狡猾的老政客,唐太宗处死儿子吴王恪,背后就有长孙无忌的构陷。而褚遂良也是个搞阴谋的高手。当年同僚李洎说了句“圣体患痈,极可忧惧”,就被他诬奏说是想谋叛,害的李洎被唐太宗赐死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以监护人的身份处处控制李治,势力遍布朝廷,就连皇后的舅舅也加入了他们阵营。李治非要废掉王皇后,固然有个人感情好恶在里头,但其中也有政治考虑。这是他发起的一场政治阻击战,而武则天则是他的盟友。如果不是牵涉到背后政治力量的对决,单纯是一个皇后的废立,决不至于搞出如此大的朝廷动荡。
但是李治和武则天不仅仅是政治夫妻,这一点和刘邦、吕后不同。至少李治对武则天是有精神依赖的,从某种程度上这种精神依赖也可以称之为爱情。李治本就是个性格偏弱的人。就拿对付长孙无忌集团来说,他本来早就可以挑起那场对决,但李治非要拿换皇后这件事做契机,非要拉坚毅刚硬的武则天做精神后盾才有胆量。他估计早有心要对付褚遂良,但不行,非要等到武则天在帐子后面恶喊一句:“何不扑杀此獠”,这才敢彻底翻脸弄死褚遂良。而且李治身体又不好,经常得病,史书上说是“风疾”,一旦发作就头晕耳鸣,目不能视,按现在医学看他很可能是严重的遗传性高血压。一个本来就性格软弱的人,疾病往往会让他更软弱、更不愿意争斗,更愿意缩在小天地里和平地体察身体的变化。
李治并不愚笨,但他好像一辈子都需要找个精神依靠。一开始他拿长孙无忌当精神支柱,等忍受不了就用武则天来代替。等他受不了武则天的时候,也曾偷偷找人草诏打算废掉武则天,这时他却发现已没有人能替他换掉这根支柱了。从那以后,他再也没有试图反抗过。武则天成为天后,并和丈夫一起封禅泰山。在李治死后,她更成了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。
李治这种情形当然是罕见的。但最罕见的是,发生在李治身上的事儿,几乎在他儿子身上又重新发生了一遍。中宗李显是李治第二个儿子,他也被自己的妻子完全控制。不过李显和他的父亲多少有点不同。李显的性格也软弱,但他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软弱上,而是他对政治毫无兴趣。李治对武则天是有抱怨的,但是李显从来没有过抱怨过妻子,他被架空之后依旧很快乐,甚至可能变得更快乐。
李显对妻子韦后的感情也更为深厚。韦后不是他第一个妻子。他第一个妻子赵妃因为得罪了武则天,被关起来活活饿死。后来李显自己也被母亲流放,在流放地陪着他的只有妻子韦氏,两人在那里一待就是14年。14年间,他们经常生活在生死边缘。李显总是害怕被母亲处死,每次听说有武则天的使臣要来,他就想自杀。韦后的性格比他刚强,说:“人还怕不死么,何必自己死?”那十几年里,韦后是李显最大的精神安慰,用《旧唐书》上的话来说,就是“累年同艰危,情义甚笃”。没有韦后的陪伴,李显未必能挺过流放生涯。在那种艰苦隔绝的环境下,李显慢慢变成了一个细心体贴的居家男人,女儿安乐公主就出生在流放地,李显自己脱衣服包裹她,给孩子起名“裹儿”。李显可能是整个中国宫廷史上最疼爱女儿的父亲,最信任妻子的丈夫。他不仅对安乐公主百依百顺,也对妻子立下誓言:“一朝见天日,誓不相禁忌”,无论你做什么,我都不会反对不会禁止。
所以韦后就开始胡做了。她安置党羽,她操控朝政,她卖官,她私通。李显就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,大家也搞不清楚李显是不知道呢,还是知道了也不在乎。李显的长处就是脾气好。歌手在皇帝面前唱“回波尔时栲栳,怕妇也是大好。外边只有裴谈,内里无过李老”,这首《回波词》是说皇宫之外最怕老婆的当属裴谈,皇宫之内则是李显了,皇上李老听了也没脾气。其实,韦后如果就是卖官私通,倒不算什么大事。整个宫廷洋溢着一种充满肉欲的沙龙感觉,对国家也未必有多大危险,反而比阴森冷酷的传统宫廷显得更人性化些,再说皇上自己都不生气,别人又生什么闲气?而且她和武三思上床,在政治上有利于收编强大的武家势力,也算是对丈夫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,不见得一定是坏事。但问题是韦后这个人野心太大,想当第二个武则天,而她偏偏没这个本领。
李显暴卒。历史学家对此议论不休,传统史书上说是韦后和安乐公主下的毒,现代学者则大多认为是自然死亡。其实真的很难说。按照韦后的为人,毒死模范丈夫李显也不是没有可能。武则天就是在丈夫死后成为太后,然后由太后变成皇帝。韦后如果也蓄此大志,那么害死李显也不是不可能。不管李显是怎么死的吧,反正在他死后,韦后就以太后身份执政,手下人热心鼓动她“遵武后故事”,“韦氏宜革唐命”。但韦后虽然想当革命家,却对付不了火药桶一般的危险局势。她刚用自己想出来的一些笨办法布置好局面,侄子李隆基和小姑子太平公主就联手呼啸而来。韦后被乱军杀死。她这才知道并非普天之下皆李显,谁都得惯着她。
黄金时代结束后,宋朝也出现过几位临朝太后,其中个别太后在当皇后时期也参与过朝政。但是总体来说,皇后们的风光渐渐在暗淡,到了明清时期,帝国的运行机制更加细致严密,宫廷的气氛也更加压抑,皇后嫔妃们再也无法像前辈那样呼风唤雨。就连我们耳熟能详的孝庄和慈禧也不例外。皇太极生前,孝庄只是侧室,没有多少参与朝政的机会,孝庄劝降洪承畴云云,多半是野史笔记中的杜撰。至于慈禧太后,因为咸丰身体不好,她可能确实替他批答过一些奏章,但这不过是秘书的工作,而且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。慈禧刚当上太后的时候,政治上毫无羽翼党羽可言,以此即可反证她对朝政的参与程度实在高不到哪里去。
但在这个衰落过程中,也有一些例外。这些例外主要存在于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中。在它们粗野而质朴的文化中,男女之防往往并不太严格,后妃们也就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。以辽国为例,它不但出现了萧绰、萧耨斤等数位强势太后,还出现了述律平这样的人物。她在皇后时期就杀伐决断、威震天下。在以柔靡为主的历代后妃群中,她就像一股刚劲凛冽的飙风刮过。
再没有人像她那样。即便是吕后,也要忍受被丈夫冷落一旁的委屈;即便是武则天,也曾有俯身事人的卑屈时刻,但是述律平却始终昂首天地,充满自尊和骄傲。她被称为“地皇后”,和身为“天皇帝”的丈夫并尊。在当时的传说中,就连契丹始祖青牛天女下凡后在路上邂逅述律平,都要匆忙避路,可见其身份之尊崇。述律平身为皇后之时,甚至连她的母亲和婆婆都要向她下拜。这可能是婆媳斗争中媳妇最压倒性的一次胜利了。以汉人礼法而论,婆婆向皇后儿媳下拜,简直是骇人听闻。但是述律平则坦然坐在榻上接受,也不还礼,因为她说过:“我从不向人跪拜。”
述律平的丈夫可不是李治那样的软弱多病之人,而是开国雄主耶律阿保机。他们两人是表兄妹,性格颇为相似,同样的刚毅,同样的果决,同样的自尊自豪,而两个人似乎也都是被对方的强硬性格所吸引。他们的关系既像感情深厚的夫妻,也像互相支持的工作伙伴,不由得让人想起《纸牌屋》前两季里的安德伍德夫妇。他们的夫妻关系从一个事例中就能看出来。阿保机得到了一种火油(从史书上的描述看,很像东罗马帝国的“希腊火”)的配制秘方,打算发兵3万进攻幽州,想试试这种火油的威力。述律平说:“哪有因为试油就进攻一个国家的?”她用一种略带教训意味的口吻说:“你看到帐下的树了么?它没有树皮还能活么?”阿保机老老实实地说:“活不了。”述律平说:“幽州有土地有人民,就像树有皮一样,我用三千骑兵攻略它的四野,不出几年,它就会陷入绝境,你何必发兵大举进攻它?”阿保机果然听从了她的建议。她的谋略优劣不必讨论,单她和丈夫对话的方式,就能看出这是一对强者的结合。
述律平和阿保机一起处理政事,对选拔大臣有相当大的发言权。当丈夫外出征战时,她就留在后方监国,为此她还特意创置了一支庞大的精锐军团,名叫“属珊军”。当年黄头、臭泊二室韦趁阿保机出征之际,偷袭辽国本部,结果被述律平勒兵破之。自此战后,《资治通鉴》称述律平“名震诸夷”。阿保机去世后,述律平称制,摄军国事。期间她又做出了让人震撼的事情。为了控制辽国,铲除异己,述律平下令处死了一百多名大将,说:“你们去地下追随先帝去吧。”凡是她想要铲除的侍臣,也都被送到阿保机墓里处死,说法也是“为我到地下看看先帝去吧。”有一位大将不肯去见先帝,他顶嘴说:“谁都没有太后跟先帝亲,我们去见先帝有什么用?太后为什么自己不去看看先帝?”述律平悍然砍断了自己的右腕,放到丈夫的灵柩里,说:“国家这么多事需要我处理,那我就砍断它来送给先帝吧!”这样凶悍血性的太后,我在历史书上只见到过这一位。
但是述律平的下场并不太好。她性格中有明显的缺点,就是太过残忍,而且她把这种凶残之气传给了自己的孩子。她有三个孩子,都是残暴之人。她的大儿子东丹王耶律倍,汉名李赞华,在历史上多以崇儒尊孔、工文善画的面目出现,但实际残忍到了变态的程度,嗜饮人血,经常在姬妾臂上刺洞吸血。二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,虽然没有这么变态,但也是不“打草谷”就不快乐的人。她的三儿子耶律李胡据说也是出了名的凶残。耶律德光死后,她想扶立李胡,但是大家普遍反对这位凶残的人当皇帝。述律平已经68岁,垂垂老矣,控制不住局面,最后被新登基的孙子软禁在祖州。6年后,这位历史上最剽悍的皇太后病死在那里。她虽然失败了,但自始至终,没有人敢藐视这位只有一只手腕的女人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144718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